找到相关内容162篇,用时5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相生相成的菩提心

    ,并且要加以守护、净化和增长,这就是菩萨的修学要领。」  一千多年后的今天,此部宝典仍为达赖喇嘛及其它藏僧宣讲引用;证诸对治今日社会犯罪频仍,人心思危的宗教修持,益彰显发菩提心的迫切需要。  ...相生相成的菩提心   公元七世纪末,印度出了一位佛教高僧寂天,他写的《入菩萨行》是后期大乘佛教最流行的文学作品,开宗明义即说菩提心利益:「暇满人身极难得,既得能办人生利,倘若今生利未办,后世怎得此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4760443.html
  • 大师行略

    施救罔效安详而逝!大师临终前居甬延庆寺,谆谆以菩萨,开示诸弟子,为大师最后说法。并谓菩萨,一日未能实行,即其志一日末达,而佛教前途亦难有希望,恳切之诲,闻者动容。乃知大师毕生精神之所寄,而预知...之说,乃大成。名著如整理僧伽制度论,楞严摄论等,即戎于斩时,民四集民五前所为诗刊行昧盒诗余。六年,出关,漫游台湾、日本各地,考察明治维新以来之佛教,俾资参证。七年,回国,为陈元白、章太炎、王二早诸君...

    觉 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33764180.html
  • 新世纪佛教复兴的组织基础(四)

    师生讨论,虽然比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、《僧制今论》切实,但当时一般僧尼对此仍极为隔膜。   1940年5月,太虚访问南亚、东南亚归来,进而提出以建立菩萨为中心的僧制改革新构想。这无疑受到南传佛教的启发...僧尼可参加文化界、教育界、慈善界等工作,在家佛教徒则从政、从军、从事实业、金融、劳动服务都行。总之,使国家社会民众获佛教利益就是今菩萨行(47)。倡导今菩萨行需要有基地,太虚把它称为“菩萨”。他...

   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844078.html
  • 奉化雪窦寺恢复开放20周年庆典法会隆重举行

    在法会上发言。 年高德勋的惟贤法师应邀在大会上代表诸山长老作了发言。老人家在回顾了太虚大师人间佛教的理想之后,特别强调了太虚大师“菩萨”的思想。在讲到现代佛教应当发挥的作用时,老人家提起前不久在海南三亚举办的“海峡两岸暨港澳佛教圆桌会议”所形成的共识:“宗教和睦、社会和谐、祖国统一和解、世界和平”,广大佛弟子应该本着佛陀的教诲,效普贤菩萨的大愿大行,精勤实践,继承发扬太虚大师的人间...

    土登

    |雪窦寺|庆典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05/09/2356341466.html
  • 太虚大师永远是我们学习的典范

    ,成立菩萨。   在奉行五戒十善、明因识果、树立道德、完成人格的基础上,发菩提心,修菩萨行,济世救人,成就佛道。大师有诗云: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人格;人成即佛成,是名真现实”。又自题诗云:“我今菩萨行,我今应证菩萨名,愿皆称我以菩萨,比丘不是佛未成”。大师于讲说中,提出修菩萨行要有长远心,坚定信念,从菩萨资粮位的十信行做起。   《太虚...

    惟贤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1748070.html
  • 觉菩提心做念佛人

    觉菩提心做念佛人  释照人  华严经云:忘失菩提心,修诸善法,是名魔业。忘失尚且这样,何况是没发起菩提心的人了,所以,欲如来乘,必须先具发菩提愿,不可缓也。  诸佛如来过去初发菩提心时,都先发起愿、行菩提心,然后再遵循修学的先后次第,把心安住在所受持的菩萨上,发菩提心就是为了他人的利益而欲求无上正等菩提。菩提心是佛子因,发心是大乘最基础,最重要的修习项目,甚至用发心来贯通整个大乘道。  ...

    释照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12549508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中所说的持戒

    境风浩浩。犯戒缘多,不得不慎!欲求出离,三并修。三业清净,戒为根本。善护其意,当从菩萨,努力勤求。 ...种深心。谓正直心。柔软心。堪能心。调伏心。寂静心。纯善心。不杂心。无愿恋心。广心。大心。十种心,皆是十地菩萨所修学的。言简义深。欲得消息,非凡夫下手之。企盼向贤思齐。为使诸仁者,了知菩萨持戒之清净,...

    释霜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00653696.html
  • 远绍那烂宗风,近续慈恩芳焰

    了眼界,特别是太虚大师所讲之“真现实论、人生佛教、菩萨”,并由判摄一切佛法而得出八宗平等的结论,这些思想对我的启发很大,教育很深。太虚大师志在整理僧伽制度,行在瑜珈菩萨戒本,他“仰止唯佛陀,完成在...。唯识传承从印度的无著、世亲、护法论师到后来的那烂陀寺戒贤论师,玄奘法师留学那烂陀寺后,随戒贤论师学习,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唯识,这个唯识就是弥勒菩萨的慈氏。  今天我们根据传统,继承发扬这种唯识...

    惟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302569237.html
  • 太虚的建僧构想与两岸三地佛教组织制度现状

    师生讨论,虽然比《整理僧伽制度论》、《僧制今论》切实,但当时一般僧尼对此仍极为隔膜。  1940年5月,太虚访问南亚、东南亚归来,进而提出以建立菩萨为中心的僧制改革新构想。这无疑受到南传佛教的启发...僧尼可参加文化界、教育界、慈善界等工作,在家佛教徒则从政、从军、从事实业、金融、劳动服务都行。总之,使国家社会民众获佛教利益就是今菩萨行。  倡导今菩萨行需要有基地,太虚把它称为菩萨。他构想中的...

    陈兵 邓子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3150353.html
  • 太虚大师的人生佛教理论与中国佛教的现代转型

    是在1924年,大师发表了《志行自述》,强调必须以菩萨戒来建僧,以建僧来践行菩萨戒。以后的建僧一直是以菩萨戒来指导的,只不过名称上进一步称为菩萨、今菩萨行、菩萨。也就是说,佛法判摄、人生佛教和以...依人生佛教而建立“菩萨”。在这里,他不仅注重建设清净如法的僧众,更以两重三皈的制度广泛摄取大量的信众,以充分发挥现代佛教在社会上的伦理教化作用。大师深知,“佛教的中心虽着重在伽蓝清净僧伽,但整个的...

    李虎群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0525062980.html